早在2018年,Amazon推出了旗下第一間無人便利店「Amazon GO」,且往後幾年陸續擴大數量且升級規模,2020年設立了無人超市「Amazon Go Grocery」。這一新型態的消費模式並非真正的「無真人員工」,實際上的補貨、上架……這些工作仍需要真人來完成。
所謂的無人指的是結帳時並不需要再排落落長的隊伍,Amazon利用「天眼」系統去辨別誰拿了甚麼東西,並判斷消費者離開門市後,直接從個人的Amazon帳戶進行扣款。消費者們一開始顯然不適應這一新的銷售模式,因為在入口處Amazon還需要特別貼著巨大的標語「Just Walk Out Groceries」,藉以提醒消費者們不要再排隊了,拿完想要的東西請大大方方地走出去!
不過新型態的科技總是有人會忍不住去「測試」,美國就有許多民眾分享相關的故事,其中有個記者就利用進廁所換裝的方式去測試系統。最後的結果是換裝的確瞞過了系統,結帳清單上並沒有換裝後所拿的商品。也有人分享在遮住臉的情況之下,將東西放進自己的包包內,甚至在店內直接登出Amazon帳號,但結果是系統判斷出這個人拿走了這些商品,直接扣款!
(結帳扣款畫面示意圖)
以上兩個案例為何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這就要提到Amazon在2013年與2014年所申請的專利:「偵測物體互動和移動」(Detecting item interaction and movement)和「物品從置物設備上的轉移」(Transitioning items from the materials handling facility)。
簡單說這一套「天眼」的原理就是:顧客進入門市後,鏡頭會自動辨識顧客,並藉由進入門市進行掃碼時登記你的Amazon帳號,此後店內的上百個鏡頭會時時觀測你的位置,並記錄你從架上拿下的商品,只要最後出門市時都沒有觀測到你將東西放回架上,就代表你購買了這個商品!
所以第一個案例中的記者在購物中途到了無監控系統的廁所,並換了裝扮,系統無法判斷換裝後的他與原先的為同一人,且新裝扮的他也並未被系統紀錄對應的Amazon帳號,因此最後結帳清單並無顯示換裝後所拿的產品。
第二個案例中的人僅僅是將臉擋住,且Amazon所使用的系統並非使用人臉辨識技術,整個人從頭到尾都在天眼的監測之下,所以直到出商店門口都未將商品放回架上的他就要進行付款。
Amazon所採用的這套「天眼」並非進行臉部辨識之類的系統,僅僅是簡單的在入口處將人與Amazon帳號進行連結後,並在接下來的過程中不間斷的觀測你的位置。Amazon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花了絶大多數時間來考慮改善 99.9% 的善意購物者的體驗,而不是設計一個專注於阻止少數壞人的系統。」
這套系統的確無法偵測出「惡意」的顧客,但對於正常購物的消費者而言絕對是一套有效率且正確率高的方式。
Amazon進行系統的研發、硬體設備的購置,這一系列的開發與維護必定要負擔龐大的成本,而無人商店並非真正的解決了全部的人力薪資支出,如果設計出此系統僅是為了減少收銀員的人力成本,這顯然不合乎比例原則。
因此許多人在猜測天眼系統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收集龐大的顧客-消費關係資料,並藉由龐大的資料庫去進行消費習慣分析、如何設計廣告……等。在這個網路世代,龐大的資料庫就是一座大金礦,但只有能夠進行有效分析的人才等於握有那根鎬子!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消費者來說,雖然不像中國的天眼系統能夠透過人臉辨識就馬上把你的身家背景都調查出來,但還是會有種被時刻監視的感覺,不過卻換來了不用花大把時間排隊的方便,換做是你會選擇哪一種消費方式呢?
參考資料:
美媒記者破解 Amazon 無人超市的辨識系統,成功「偷」走商品(2020/3 大數據文摘)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0/03/10/amazon-go-grocery-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