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專利地圖:描繪台灣中小企業低碳進化路徑
專利資訊的用途很廣,透過統計圖表,除了能夠迅速的整理特定產業發展趨勢,找出產業龍頭,分析產業龍頭的技術開發方向等諸多重要資訊外,這些資訊對於「善於製程改良、再開發的台灣中小企業」而言,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務實地說,台灣中小企業資源不如大型企業豐沛。存活下來的一部分企業主要原因仰賴的是先仿冒後改良,即「再發明」技能,再加上自身在製造優化方面的經驗,在技術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賴以存活的技術狹縫。
儘管台灣中小企業主善於變通、靈活強悍且對於自身的技術具有高度自信。但面對資訊爆炸的挑戰、大量游離在外的錯誤資訊很多,以及企業對於專利資訊認知不足,使得許多中小企業將專利作為發展與競爭工具的同時,進行眾多錯誤投資。
如下圖1智慧財產法院的統計顯示,專利原告勝訴率不高即可略知一二。
所謂「專利原告勝訴率不高」指的是在專利訴訟中,原告(提起訴訟的一方,通常是專利權持有人)最終獲得訴訟勝利的機率相對較低。
這可能是因為原告未能成功證明被告侵犯了其專利權(事實證據不足),或者法院認為原告的專利無效或不適用於特定情境(擁有的專利有效性欠佳)。這顯示雖然企業希望透過佈局專利拉開與對手的競爭,但由於忽略對行業趨勢、發展方向的適切了解、以及對於專利地圖的善用,因而做出許多無效的投資。這些投資不僅未能因為專利而強化提升企業競爭力,反而削弱了企業資源。
以下以中部地區某金屬加工業者的實際案例,展示如何善用「活的專利地圖」,找到新的市場與新的競爭力。
[案例] 利用「活的專利地圖」找到低碳減排方法並開發與佈局新技術
完整的產品碳足跡涵蓋排放溫室氣體的多個階段,包含(1)原物料開採、(2)零件成型、(3)產品組裝、(4)產品使用、(5)回收及廢棄。對於產品製造業者而言,選擇適當的原料、低碳與智慧化的加工手段、以及更有效率的生產線,是降低產品碳足跡的主要路徑。
在實際範例中,我們輔導協助該金屬加工業者完成其產品的產品碳足跡(ISO 14067)分析。透過輔導,我們針對其生產產品的整體生產過程進行深入分析,特別是在盤查清冊中顯示,與溫室氣體排放最相關的區段,主要係使用鋁合金金屬原物料階段、以及切削成形製成階段。
其中,原物料佔其產品碳排放比例竟超過70%。因此,若企業欲在未來減少出口到歐洲的碳費支出、提高歐洲進口貿易商合作意願、以及激發消費者購買意願,最重要的減排策略絕對是發展新的材料技術,至於其他階段的減排手段並非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最佳途徑。
然而,大多數企業就降低使用原物料的碳排放方面,較直觀理解的是增加回收材料的使用。除此之外,如何有效進行這項工作,實際上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為了追蹤鋁材料之相關低碳化之發展趨勢,我們運用「活的專利地圖」,匯入數千篇涉及環保鋁材料的專利,選擇最常出現的關鍵字作為橫軸,並以發展年份為縱軸,由圖2可以清楚地看出,環保鋁材料正以迅猛的發展勢頭不斷推進。
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早在數年前就推出全為回收材料所製造的電腦,作為其對降低地球碳排放的宣誓。然而,透過活的專利地圖整合市場及技術資訊揭示許多原本未預期的資訊。以分析圖2為例,進一步分析主要申請人,我們發現即使是以開發消費性應用產品為主的蘋果公司,在環保鋁材料開發的領域也是主要的專利申請人之一,如下圖3所示。
鋁金屬加工業者主要的產出除了成品之外,最多的就是鋁屑廢料,而如何有效地再生利用這些廢料成為重要課題。從圖4活的專利地圖分析鋁廢料的功效技術可以看出,有幾項新穎的擠型技術相對缺乏相關專利佈局,這可能意味著存在技術上的藍海空間。
為了實際上可以輔導企業找到鋁合金材料的新技術,我們對圖2、圖4中顯示的新穎擠型技術之申請趨勢再分析,如下圖5所示,從圖中我們幾乎可以確定,對於回收鋁材料後再重新進行擠型技術方面有極大發展空間,是以,我們協助企業找到發展脈絡,以更低耗能的技術手段完成將廢鋁材之再製成鋁擠成品。
在新的商業環境下,低碳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企業迫切需要因應。大多數台灣機械業者屬於中小型企業,眾多企業目前僅限於進行能源消耗的盤查、太陽能發電採用、馬達升級以及燈具更新等階段。在這個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如何更有效地運用專利資訊成為重要課題。
本文運用活的專利地圖工具,協助企業深入分析特定技術與產品的低碳化手段,找出全球主要佈局的相關參與者。透過參考並借鏡領先企業的思維邏輯,企業有機會找到獨特的環保發展路徑,進而建立屬於自身的技術壁壘,拉開與競爭者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