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鑑價vs專利價值鑑定
簡單的說,一般所謂的「專利鑑價」就是用會計方法確認這個無形資產在會計上的價值。但弔詭的是,企業擁有的專利其實是一個「排他權」,換句話說專利所有權人,他是一個只能告贏侵權者之後讓別人不能做的權力,因此,在告贏別人之前,原則上拿不到錢(侵權賠款)。
專利為鼓勵民眾以合法、適當的方式從事發明,藉以促進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源道剖析專利產業在台灣的現況、專利申請的必要性、專利的種類、佈局、範疇等申請人想知道的事,容易忽略的專利細節、以及必須了解的事實,各國的專利申請條件均有不同,且專利具有屬地主義,公司或個人應依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商業佈局。
簡單的說,一般所謂的「專利鑑價」就是用會計方法確認這個無形資產在會計上的價值。但弔詭的是,企業擁有的專利其實是一個「排他權」,換句話說專利所有權人,他是一個只能告贏侵權者之後讓別人不能做的權力,因此,在告贏別人之前,原則上拿不到錢(侵權賠款)。
專利制度在設計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透過賦予專利所有權人擁有專利權這個特殊的權利,而這個特殊權利成立的條件,必須是申請人要完整符合法規的揭露必要要件,什麼是必要的要件呢?簡單地說就是別人照做可以做得出來。
簡單地說,可以把申請專利的效益分成兩個:
一、常規的效益(法律權益):常規的效益基本上就是申請專利付錢給政府,然後政府發證書給你藉以保障,當有人侵權的時候你可以拿著證書按鈴申告,證書證明你這個專利設計的權利是歸屬於你,別人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不可以隨意製造。要得到這種效益只有一種做法就是請律師告他,並且告贏,然後取得賠款。在拿到賠款之前,這個效益並不會產生任何現金。
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夠理解申請專利可以獲得什麼,這邊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可以想像專利權(也就是專利證書,是政府賦予你的權利)其實就是跟我們買房子的產權證明一樣,你花了錢,政府保證這個房子是你的(這個專利是你的),且保證別人只要進來你的房子,你就有權利趕他出去。
什麼是專利佈局?這個詞的來源不可考,英文叫做Patent Portfolio。網路上有很多相關的介紹,我想多數的說明都很容易讓人發昏根本搞不清楚在說什麼。 為了讓大家更快明白專利佈局的定義跟作用,直白的說,專利佈局其實就是依據你的目的建立一個可以跑贏對手的專利群組。
為了避免讓這篇文章流為空打嘴砲沒給有用結論的廢文,以下嘗試整理各種不同答案之「設定立場基礎」,而瞭解這些「設定立場基礎」後,希望至少可以為那些「想知道自己該不該申請專利而真誠提問」的申請人,給一個有用的判斷準則。
有些申請人透過朋友轉介或網頁找到我們,初步接觸的過程,總是加問客戶「為什麼要申請專利?」。大概有七八成的機會,答案如出一轍地是「要保護自己」,但不出意料地說明之後,很高的機會客戶就不申請了。
由中科院離開後,多數的時間都在待在智慧財產權產業,一開始,主要協助在學校、研究單位的朋友們處理專利申請或檢索分析等,但後來經過轉介也漸漸地累積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這些年在面對這些中小企業主,發現多數中小企業主其實並沒真正嘗試理解自己所請之專利的效益,並不知道自己專利是否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