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改請制度大解析

專利改請制度大解析

專利改請制度 企業之研發結晶交付給事務所進行申請之際,申請人與事務所不可避免會面臨探討一個問題: 申請哪種專利比較適合? 是專利權年限較長之發明專利?或是審查周期相對快速的新型專利? 申請了發明專利是否還須申請外觀專利呢?是否能夠同時提出發明與新型專利? 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仍须视創作主體、各國法制規定、產品更新周期長短的變因來做綜合考量,因此有時確實也不是三種專利種類擇一的單選題而已,更甚者,在申請提交後申請人仍有機會改變所申請專利的種類。  ...
智慧財產法院的新報告:專利權人之勝訴率不到15%

智慧財產法院的新報告:專利權人之勝訴率不到15%

專利多數是無效的,已經是一個不願被提起的公開事實…如果你的本意是希望專利能夠法律上產生效用,應該要更為謹慎的投資在檢索才是。 下表8,是台灣智慧財產法院最新的統計結果,結果顯示,2021Q1之專利權人勝訴率15%不到。那這樣還要申請專利嗎?當然是要更謹慎規劃自己的專利。 由下圖可以看到,其實設計專利是個不錯的選項。...
如何規劃專利範圍,讓別人不好迴避

如何規劃專利範圍,讓別人不好迴避

關於專利範圍之簡易解析專利法有一百多條,會影響專利範圍大小的大概就以專利要件(22條)與單一性(33條)為主。附件有圖、表各一,可用於快速理解專利範圍。(一)專利範圍大小與侵權:專利範圍,如其名,因為是「範圍」所以有「大小」之別。如附圖,假設有一權利人,發明了一個東西有二個特徵A、B之專利,因此保守地說,他可獲得之專利範圍為交集範圍A+B,如圖。 所謂的侵權,就是指沒有經過權利人之同意,就做了在範圍裡面的東西。所以:1. 當某甲做了A+B+C,剛好正個落入A+B的範圍內,因此某甲侵權;2....
新型到底有沒有用?

新型到底有沒有用?

新型到底有沒有用?by Xavier 20201123          台灣專利分三種,發明、新型、設計,也有不少國家擁有類似的新型專利制度。106年智慧財產局月刊[註1]參考WIPO的數據,有新型專利制度的國家如下表1。其中,台灣人經常申請的有德國、法國、台灣、日本、南韓、中國、澳洲等地的新型。新型各國規定略有不同,同文裡面也整理得很好(下表2)就不在贅述交代,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如有問題也可以來信詢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