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業老闆的「專利無用」論,是否正確?
由智慧局提供的統計表(表1-1、1-2)交叉比對下,大概可以歸納一個事實:「 台灣專利發明案初審核准率逐年提高,103年約45%至106年達到約76%」換句話說,有超過7成可以核准發明專利,不核准其實比較難~
專利為鼓勵民眾以合法、適當的方式從事發明,藉以促進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源道剖析專利產業在台灣的現況、專利申請的必要性、專利的種類、佈局、範疇等申請人想知道的事,容易忽略的專利細節、以及必須了解的事實,各國的專利申請條件均有不同,且專利具有屬地主義,公司或個人應依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商業佈局。
由智慧局提供的統計表(表1-1、1-2)交叉比對下,大概可以歸納一個事實:「 台灣專利發明案初審核准率逐年提高,103年約45%至106年達到約76%」換句話說,有超過7成可以核准發明專利,不核准其實比較難~
要怎麼確認創意是否具備專利要件呢?除了仰賴對市場的經驗與瞭解之外,唯一途徑就是檢索前案。雖說前案不侷限於專利,但是多數狀況下智慧局審查員都是用先前申請的專利作為准駁專利的判斷基準,僅是透過專利系統檢索前案雖不完美(無法找出更多的相關前案),但卻也是最具有效益的作法。
是否能找出「核心」特徵並做最好的佈局,就要看撰稿者邏輯、組織能力與先備知識庫的充裕與否,也就是是否具備那個熱情。簡單的說,必須對領域有一定的熟悉程度,瞭解市場的需求與現狀,配合良好的能力,才能夠寫出有熱情的專利。